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醫藥衛生雜志編輯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稱:醫藥衛生
主管單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單位: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醫藥衛生雜志社

期刊總編:車東林

國內刊號:CN50-9219/R

國際刊號: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聞詳情

“醫-養-教”融合的健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以高職高專層次為例

發表時間:2023-05-31 12:55作者:廖世英來源:重慶醫藥高等??茖W校


摘要:目的:研究“醫-養-教”融合的健康、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模式。方法:在養老專業學生人群、老年人群中進行問卷調查,問談、座談和個別訪談。結論:分析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探索“醫-養-教”融合的背景下,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模式,建立一套“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

關鍵詞:醫-養-教融合   養老服務   人才培養

1   研究背景

我國從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趨勢明顯的態勢。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7.17%;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口約4000多萬,占老年人口的18.3%,呈迅速上升趨勢,老齡化帶來的健康問題,是當前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如今,傳統的養老服務已不能適應現行的養老需求,現行的養老需求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健康咨詢、老年疾病預防、飲食與營養學等相關核心知識,需要培養老年管理與照護、老年康復與訓練、急救技術等相關核心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2   研究目的

2014年,教育部、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以教職成﹝2014﹞5號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按照《意見》要求,本研究將從職業教育角度出發,在養老專業學生人群、老年人群中進行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問談、座談和個別訪談等形式,了解現階段老年服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從而明確老年服務人才培養方向,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3   研究對象和方法

①編輯問卷(學生版),通過問卷星傳到網站上,在學生中開展調查,調查學生對養老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模式以及養老專業的前景等進行分析和調研,共收集問卷資料111份。

②編輯問卷(老人版),在養老機構中進行調查,調查不同類型的老年人對養老服務人才的需求,發放190份問卷資料,收回190份。

同時,在養老機構20名管理人員中進行咨詢、座談及個別訪談,了解目前養老從業人員現狀及困境,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現狀,為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奠定基礎。

4   結果

4.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111名學生調查對象中,大二學生占調查比例的81%,其余是已就業和來自大三的學生;??茖W生占調查比例的95%,其余為本科生;通過老師了解養老專業的,占調查比例的79%,通過招生宣傳了解養老專業的,占調查比例的12%,其余是通過朋友、親戚、同學了解。

在190名老年人調查對象中,男性占調查比例44%,年齡為60-70歲占19%,年齡為70-90歲占64%,90歲以上占17%;喪偶的占38%;49%的老人有經濟困難和起居生活無人照料;41%的老人感到孤獨并還在為后代的事情操心;29%的老人出現行動不便等。

4.2   調查對象的養老服務需求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不只是單一的護理活動,而且還需要包括醫療保健、日托服務、緊急救助、健康咨詢、康復治療、心理咨詢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會逐漸變差,尤其是喪偶、獨居的高齡老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

4.3   養老服務人才現狀

通過在學生以及養老機構、社區之間的調查顯示,了解到我國現存養老服務人才現狀與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F階段,絕大部分養老服務機構大多招收社會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就上崗,沒有專業的照護知識,且工資薪酬普遍較低,流動性較大,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就業導向相矛盾。從調查中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希望在校期間,能真正學到綜合性的照護知識,包括: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職業能力、實習實訓、人文素質的培養等,其中包括掌握健康管理、老年疾病預防、飲食與營養學等相關核心知識、以及老年護理、老年康復與訓練、急救技術等相關核心技能,為將來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奠定基礎。

5. 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85%的老人和80%的學生認為,養老服務需要技能型復合型人才。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自理程度會逐漸下降,而且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自理能力普遍減弱,對醫療照護的需要更高?,F階段,大多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相互獨立,醫院沒有養老科,養老院沒有病房和檢查設備,老年人一旦生病,只能送到醫院,既耽誤了治療,也加重了家屬和病人的負擔。醫療和養老的分離,使得有些老年人把醫院當成了養老院,造成醫療資源的緊張、浪費。隨著健康養老產業的興起,養老服務人才的需求勢必會越來越大。

6.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高專層次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模式,是將學歷證書與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的有效融通,培養養老服務技能型復合型人才。

6.1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高職高專層次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應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特點,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不但要重視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學習,更要重視實習實訓課的訓練,提高實習實訓課時比例,形成具有養老服務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6.1.1   職業能力和醫學人文素養的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有86%的學生認為,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注重生活起居、醫療保健、健康管理、康復治療、心理保健與心理護理、基本急救技術、與老年人疾病相關的護理能力、臨終關懷服務等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還要加強尊老、愛好、敬老、孝老、養老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的責任與意識,從而堅定終身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理想信念。

6.1.2   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有92%的學生認為,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重視人體解剖學、組組學與胚胎學、醫學生物學、內外婦兒學、醫學倫理學、預防醫學等基礎課程的教育。還要重視專業課程的教育,加強學生在老年照護專業技能的學習,如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健康管理、老年日常生活照料、老年康復與訓練、老年疾病預防與照護、老年膳食與營養、老年服務機構管理、生死觀與臨終關懷等課程的學習。

6.1.3   實習實訓課的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有98%的學生認為,實習實訓課在養老服務課程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盡可能減少理論課程的授課學時,加大實習實訓課課時的比例。實習實訓課不能只是單一在校內實訓基地訓練,還要讓教學課堂走進養老機構,了解養老機構的運營與管理,搭建學生與老年服務機構相互適應的平臺。學生可以行用假期在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調查研究、志愿者服務、緊急情況處理等崗位鍛煉,做到行業實踐與課程教學無縫鏈接。

6.2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考核評價

6.2.1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

①以就導向為依據人才培養要以業導向為依據,根據學生將來要從事的職業--養老服務實際工作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培養模式,即1+X證書的培養模式,用證書推動教學模式。不僅要注重學歷教育,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例如床上洗頭、紙尿褲更換、異物卡喉、心臟驟停應對等。

②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目標   人才培養根據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特點,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第一要堅持素質教育發展課程體系。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許多心理的問題,例如失落、孤獨、抑郁、焦慮、恐懼等,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關心、尊重老人,因此,素質教育要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第二不僅要注重基礎、專業課、實訓課的教育,要注重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的能力培養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在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和訓練體系,并分解到學年、學期的階段性目標,落實到不同階段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中,同時建立相應的能力考核指標體系。

采用形式多樣教學手段 除了傳統的講授法之外,我們還應該重視自主學習、案例討論、小組討論等教學法的應用,特別是案例討論法,采用典型案例,提出問題、案例的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例如老年人跌倒的預防及護理措施等內容進行討論,評估跌倒的危害,怎樣去預防跌倒,讓學生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發現課堂模擬情景與事實相矛盾的情況、激發學習積極性。

重視校企合作模式教學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提高養老服務技能,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一是可以采用“訂單”培養模式,如按照養老機構需求規格,與學校簽訂聯合培養協議,養老機構向培養學生;二是采用“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即老師作為師傅,要參與到養老機構的管理與服務中,實際操作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師傅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能更好的適應養老服務的需求,實現學校與養老機構的無縫鏈接。三是采用“2+1”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學生在校內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和操作技能的訓練,第三年到養老機構進行實踐鍛煉,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能力。

6.2.2   考核評價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的考核評價方式可以有三種形式:第一,可以分模塊進行考核,學習完一個模塊之后進行評價,評價后再進行下一模塊的學習,直到課程結束;第二,可以通過養老技能比賽的方式進行考核,先在本班級、本校之間進行,篩選出優秀的選手,在市內或者全國進行比賽;第三,按照《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進行考核評價。

總之,養老服務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現今我國養老服務人才嚴重缺乏,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我國老齡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只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與“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進行無縫連接。



參考文獻

[1閆玉慧,王懷健,許海,高職高專層次中醫養老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19):29-30


[2蔣 玉 芝 ,黃 巖 松 ,羅 清 平 ,潘 國 皮,協同教學模式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40-42


[3張瑩瑩,醫養結合模式下護理人才培養現狀問題及優化教學研究[J]
職業教育
,2017(3):251


[4盧曉靖,醫養結合背景下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 ,2018(1):165-167


[5羅仕蓉 ,黃瑩 ,李珍 ,羅婷婷,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護理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醫護論壇,2018(1):433


首頁   |     過刊目錄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在線投稿    |     錄用查詢    |     醫療資訊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衛生雜志社
《醫藥衛生》雜志是醫學學術期刊,歡迎有能力的個人或單位為我刊組織推薦優秀學術論文稿件
編輯部電話:023-48488799   投稿郵箱: yywszzbjb@163.com   
武漢墨海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