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醫藥衛生雜志編輯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稱:醫藥衛生
主管單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單位: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醫藥衛生雜志社

期刊總編:車東林

國內刊號:CN50-9219/R

國際刊號: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聞詳情

腓骨截骨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23-09-30 12:15作者:? 豆本朋 鹿斌  趙廣鈺 谷天 羅宗鍵來源:長春中醫藥大學

摘要: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多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累計內側間室,嚴重者需要行手術治療。腓骨近端截骨術通過降低腓骨對于脛骨平臺的外側支撐作用,減少膝關節內測負重壓力,從而有效緩解膝關節疼痛。本文就目前腓骨近端截骨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相關理論與機制、臨床應用、手術技術及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腓骨,截骨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by pfo

Dou Benpeng1,Lu Bin,Zhao Guangyu,Gu Tian,Luo Zongji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City

【Abstract】: Knee osteoarthrit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rthoped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most knee osteoarthritis accumulates in the medial knee joi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is required in severe cases.Proximal osteotomy of fat bon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knee pain by reducing the lateral support of fat bone to the tibial plateau and reducing the internal load pressure of the knee joi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theories, mechanisms clinical applications,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ximal osteotom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Keywords】:fat bone,osteotomy,knee osteoarthritis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見罹患疾病,該病是以關節軟骨退變、無菌性滑膜炎癥等為主要病理特征,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和功能活動受限[1-2]。 目前對于KOA早期患者可予以針灸、推拿、小針刀、中藥內服與外用等中醫療法,也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藥、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糖皮質激素、富血小板血漿等西醫保守治療。目前治療KOA的手術方式很多,不同時期的病變應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案,腓骨截骨術具有手術簡單、康復快、并發癥少、費用少等優勢而得到廣大患者與骨科醫生的親睞[3]。腓骨截骨術治療KOA有良好的療效,現就腓骨截骨術治療KOA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如下。

1 腓骨近端截骨術的理論研究 

李存祥等[4]經過多年臨床實踐發現,腓骨截骨術能減輕以內側間室狹窄為主的KOA患者膝關節疼痛,使膝關節功能有所提高,從而延緩脛骨高位截骨術的到來,但并未正式提出相關理論依據。張英澤教授等[5]經過多學科系統研究, 提出了不均勻沉降理論,他們認為:由于腓骨的外側支撐作用,脛骨平臺外側沉降速度要慢于膝關節內側沉降,隨著KOA的發展,膝關節力線逐漸發生改變,膝關節發生內翻畸形。在該理論指導下,腓骨截骨術于臨床應用中取得良好的療效。祁昕征等[6]從生物力學角度,通過比較單髁置換術和腓骨截骨術治療KOA的臨床療效,提出腓骨截骨術治療骨性關節炎疼痛的可能原因是膝關節外側收縮肌力下降導致節接觸力下降和關節接觸位置改變。楊延江等[7]提出的弓弦理論認為,近端脛腓骨關節為弓,外側副韌帶等軟組織為弦;認為近端脛腓關節在術前連接緊密,外側副韌帶等結構松弛。而在對膝關節內翻患者行腓骨截骨術后,脛骨外側髁與腓骨頭之間的關節活動度將增大。膝關節外側肌肉在失去腓骨頭的支撐作用將起到牽拉作用,腓骨頭向肢體遠端牽拉,“弓弦”拉緊,由脛腓骨構成的“弓”與外側副韌帶構成的弓弦將股骨內髁向上撬起,從而緩解膝關節內側間室骨關節炎癥狀。王娟等[8]經多學科和臨床研究,發現KOA引起軟骨磨損與膝關節疼痛無直接關系,KOA患者的膝關節疼痛等癥狀與膝關節周圍的血運、關節囊、韌帶等所受到的牽張應力刺激有關,其提出的脛骨平臺差異性沉降理論與不均勻沉降理論不謀而合,為指導臨床應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2 腓骨近端截骨術的臨床應用

  郭家良等[9]回顧性分析行腓骨截骨手術的49例患者,通過影像學測量以及臨床指標評估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通過治療前后的髖-膝-踝角、股骨脛骨角、脛骨傾斜角、距骨傾斜角等影像學測量比較,發現腓骨截骨術可以改變下肢力線。通過對治療前后后足力線角、后足力線角、后足瞬時力臂分析比較,發現腓骨截骨術可以糾正距下關節及踝關節的力線。于國興等[10]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對納入文獻的3篇,135例KOA患者進行研究,發現各研究結果間存在同質性(P=0.71>0.05),Meta分析結果顯示脛骨高位截骨術和腓骨近端截骨術治療KOA的優良率方面無明顯臨床效果差異[on=0.59,95%CI(0.19,1.91),P>0.051]。根據對手術時間的長短、手術出血量的大小、手術費用的多少的對比分析,腓骨截骨術明顯優于脛骨高位截骨術。趙懷利[11]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對88名KOA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4名實驗組44名。其中對照組采用的治療方式為腓骨高位截骨術,實驗組所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術。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六個月疼痛程度VAS視覺模擬評分及術后六個月的生活質量比較,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因此他認為在腓骨近端截骨術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增大活動范圍、降低疼痛以及加快手術創口的恢復,同時可以極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李子濤等[12]通過回顧性分析60例以內側間室狹窄為主的KOA患者臨床資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脛骨高位截骨術,30例采用腓骨截骨術,結果顯示腓骨截骨術與脛骨高位截骨術都可以改善膝關節功能,脛骨高位截骨治療效果優于腓骨截骨,但腓骨截骨術在手術創傷、手術費用及術后并發癥等方面要優于脛骨高位截骨術。

3 腓骨近端截骨術手術適應癥及手術方法

  腓骨近端截骨術一般用于治療以內側間室狹窄為主的KOA患者,此類患者膝關節存在不同程度的內翻畸形。腓骨近端截骨術術式比較簡單,一般采用局麻或者腰麻,為避免損傷神經,通常采用腓骨后外側入路,在腓骨頭下6~10 cm處經比目魚肌間隙進入,在顯露腓骨后,截取約2 cm長的腓骨塊,腓骨斷端用骨臘封閉。盡管術中采取多種保護措施,腓骨近端截骨術后仍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腓總神經損傷的情況,因此相關手術技術仍需要我們不斷改進,以期腓骨近端截骨術安全性能夠進一步提高。

4 腓骨近端截骨術展望及存在問題

  KOA是引起膝關節功能障礙的主要病因,張英澤教授提出“膝關節不均勻沉降”是以內側間室狹窄為主的KOA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腓骨近端截骨術是在不均勻沉降理論指導下迅速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腓骨近端截骨術治療以內側間室狹窄為主的KOA,能夠緩解內側間室壓力,減輕膝關節疼痛,控制膝關節炎的發展,提高膝關節使用壽命,將脛骨高位截骨或膝關節置換術到來的時間延后[13]。腓骨近端截骨后,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和韌帶發生早期再平衡,使得內翻的下肢力線得到部分糾正,可有效改善膝關節功能[14]。腓骨截骨手術不僅終止了不均勻沉降惡性循環,還通過軟組織再平衡減低了膝關節內側間室承受的壓力負荷,獲得了良好的早期和中遠期療效。

腓骨近端截斷術是一種技術難度低、風險小、費用低、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的一種技術。腓骨截骨術治療KOA的機制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識, 同時其療效尚需要長時間、大量患者的隨訪與對比,后續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基礎研究,從更多角度提出不同見解,有助于本研究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樂天,和曉峰,劉兵.引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臨床癥狀的病因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10):69-70. [2]李光第,白松,宋恩, 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因及診治的哲學思維[J].醫學與哲學,2012,33(16):54-56. [3]陳偉,陳百成,張英澤,等.應用不同方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對比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36(05):600-602. [4]李存祥,賈素華,王健,等.單純腓骨截斷術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0,7(02):115-117. [5]張英澤, 李存祥, 李冀東, 等.不均勻沉降在膝關節退變及內翻過程中機制的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5 (2) :218-219.

[6]祁昕征,張家銘,張英澤,等.從生物力學角度評價單髁置換術與腓骨截骨術[J].醫用生物力學,2015,30(06):479-487.

[7]楊延江,鄭占樂,李坤,等.腓骨高位截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解剖學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06):724-725+616.

[8]王娟,于滕波,張英澤,等.膝關節骨關節炎病理機制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40(10):1237-1238.

[9]郭家良,董維沖,張英澤,等.腓骨截骨術對距下關節力線變化的影響[J].骨科臨床與研究雜志,2019,4(06):325-328+348.

[10]于國興,馬遇伯,李妍妍.脛骨高位截骨術和腓骨近端截骨術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方面的Meta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7):65-68.

[11]趙懷利.腓骨近端截骨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評價[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0):190+193.

[12]李子濤,廉洪宇,榮鳳菊,馬遇伯,劉可鑫.脛骨高位截骨術與腓骨截骨術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04):17-21.

[13]陳蕾,李江偉,鄭明.腓骨高位截骨對膝關節應力改變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8,33(06):583-585.

[14]秦迪. 腓骨近端截骨治療膝關節內側間室骨性關節炎的相關基礎理論及臨床影像學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8.
















首頁   |     過刊目錄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在線投稿    |     錄用查詢    |     醫療資訊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衛生雜志社
《醫藥衛生》雜志是醫學學術期刊,歡迎有能力的個人或單位為我刊組織推薦優秀學術論文稿件
編輯部電話:023-48488799   投稿郵箱: yywszzbjb@163.com   
武漢墨海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