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醫藥衛生雜志編輯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稱:醫藥衛生
主管單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單位: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醫藥衛生雜志社

期刊總編:車東林

國內刊號:CN50-9219/R

國際刊號: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聞詳情

臭氧水濕敷輔助治療嬰兒濕疹的效果觀察

發表時間:2023-09-30 21:16作者:杜建蓉 白美蓉 張露來源: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摘要:目的:探討臭氧水濕敷輔助治療嬰兒濕疹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嬰兒濕疹21名,男12例,女9例,給予撲爾敏口服、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療,輔以臭氧水濕敷治療。觀察記錄治療7、14天皮損變化,記錄治療前后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日常生活質量及自覺癥狀評分。結果:治療7天、14天的EASI評分較治療前下降,下降值分別為( -4.02±1.71,-6.15±1.90),治療前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分別為-17.32、-20.65,P<0.001),治療7天與治療14天EAS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35,P>0.05)。結論:應用臭氧水濕敷輔助治療嬰兒濕疹治療取得一定的效果,且無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臭氧水濕敷;嬰兒濕疹;效果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嬰兒皮膚病。好發于肥胖體質的嬰兒,尤多見于人工哺育的嬰兒。皮損好發于顏面,多自兩腮開始,漸浸及額部、眉間、頭皮、頸部、肩胛或胸背部,表現為丘疹、丘皰疹、紅斑、糜爛、鱗屑、結痂等,伴瘙癢[1]。本研究旨在探索臭氧水濕敷療法應用于嬰兒濕疹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我科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21例患兒,年齡3+月~1歲,病程3~17天,男12例,女9例,入選標準:符合 2008年《實用兒科學》濕疹診斷標準[2],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EASI評分5~12分,年齡3月~1歲。排除標準:(1)患有先天性疾??;(2)伴有全身或系統性疾??;(3)有明顯糜爛伴感染的皮疹;(4)近1周外用糖皮質激素或口服抗組胺藥物。皮損分布于頭面部13例,分部于四肢、軀干8例,表現為對稱性紅斑、丘疹、丘皰疹,伴有抓痕、摩擦痕跡,部分皮損滲出。

1.2 方法   調整患兒飲食、減少致敏物質的攝入。母乳喂養患兒,其母親禁食海鮮、牛羊肉等易致過敏食物,指導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類食物。房間上午、下午各開窗通風1次,使用皮膚保濕劑促進皮膚屏障功能修復,涂抹嬰兒保濕潤膚霜每天2次。兩組患兒均給予藥物治療,喂服撲爾敏,外用地奈德乳膏每天2次。在此基礎上給予臭氧水濕敷治療。具體方法:用脫脂紗布4~6層,浸濕臭氧水,擰至半干貼敷于皮損處,每次15分鐘,每日3次。每次濕敷時,注意選擇患兒入睡后或安靜狀態下,以減少患兒哭鬧不配合的情況。濕敷的面積不超過體表面積的1/3,避免患兒受涼感冒,濕敷完畢后外用保濕潤膚劑。冬季注意保暖,抓痕明顯或水皰破損時,紗布每次更換。頭面部濕敷時,修剪紗布留出孔洞,以露出眼、耳、鼻、唇,使患兒舒適,保持呼吸通暢。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記錄治療7、14天皮損面積及嚴重程度(EASI)評分下降值[3]以及治療7天EASI評分與治療14天EASI評分的差異。EASI是用于評價頭頸、上肢、軀干及下肢4個主要體表區域濕疹的臨床體征嚴重程度及受累體表面積的復合評分,總評分范圍在0~72分。

1.3.2 日常生活質量及自覺癥狀[4]   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后第7天、第14天患兒生活質量評分。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表評估患兒生活質量。分為3項,舒適度:有無瘙癢或抓蹭、影響玩耍、穿衣戴帽不便、情緒改變伴急躁易哭。睡眠:入睡困難、睡眠易醒。消化:影響進餐、大便干燥、大便稀溏。3個項目共計9個小項,每項按 0~3級評分法,即0分:無;1分:輕度;2分:分值高表示生活質量差及自覺癥狀明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EASI評分比較   21例患者治療前EASI評分為(11.27±1.23)。治療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別為(7.04±0.59)和(5.73±1.02),與治療前評分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治療后7天與14天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治療前和治療后第7天、第14天EASI評分比較

例數

評分

治療前

( ±s)

治療后第7天

( ±s)

治療后第14天

( ±s)

21

平均值

11.27(1.23)

7.04(0.59)

5.73(1.02)

范圍最小-最大

9.84-13.69

5.97-9.13

3.68-7.92



2.2治療后第7天、第14天,患兒生活質量及自覺癥狀與治療前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治療前和治療后第7天、第14天日常生活質量及自覺癥狀評分比較 

例數

評分項目

治療前

( ±s)

治療后第7天

( ±s)

治療后第14天

( ±s)

21

舒適度

3.88(1.59)

1.01(0.36)

0.98(0.41)

睡眠

2.90(0.66)

1.47(0.25)

0.65(0.30)

消化

2.51(0.21)

0.98(032)

0.51(0.18)


3   討論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性疾病。好發于2~3個月的嬰幼兒,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皮疹部位反復劇烈的瘙癢,嚴重影響患兒的睡眠,使患兒的生活質量降低[5]。我科收治的患兒給予撲爾敏口服抗過敏。通過其阻斷H1受體的作用,達到減輕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展,減少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外用地奈德乳膏涂擦,地奈德乳膏為一種弱效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具有抗炎、抗瘙癢和收縮血管的作用。能顯著減輕皮損面積,對瘙癢紅斑有明顯治療作用[6],但長時間使用易產生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繼發感染等不良反應。

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我科輔以臭氧水濕敷治療。臭氧于200多年以前為人類發現,于100多年前應用于臨床。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氧化分解細菌內部葡萄糖氧化酶,阻礙細菌的代謝;破壞DNA、RNA等生命遺傳物質,使細菌的新陳代謝受到破壞,導致細菌死亡;透過細胞膜組織,侵入細胞內,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內部的脂多糖,使細菌發生通透性畸變而溶解死亡[7]。殺菌過程屬生物化學氧化反應。

我科運用臭氧水濕敷皮損部位,通過增加組織的供氧,使局部細胞增殖加快,增強組織細胞的修復能力。使創面肉芽組織內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阻力降低,從而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促進皮損愈合。在濕敷時,臭氧水溫度調節20度,利用冷療作用來影響末梢血管、淋巴管的舒縮性.抑制滲出、消炎止癢,協同發揮臭氧的作用,兩者結合相得益彰,有效修復了皮損面,促進其迅速愈合,緩解濕疹患兒的臨床表現。但需注意,冷濕敷過程中,注意保暖,濕敷時間不易過長,15分鐘以內。濕敷次數可適當增加至4-5次/天。濕敷面積不易過大,不超過體表面積的1/3,預防因濕敷而引起感冒發生。

4   小結

應用臭氧水濕敷輔助治療嬰兒濕疹,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操作簡單方便經濟,家屬樂于接受,患兒依從性好,無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值得在嬰兒濕疹的治療中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1]路永紅. 皮膚病性病診斷與治療[M]. 成都:四川科技技術出版,2013.

[2]諸福棠,胡亞美,江載芳. 實用兒科學[M]. 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42-643.

[3]徐薇,李妍,李鄰峰. 濕包療法治療慢性難治性限局性濕疹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8,17(3):194.

[4]閆英,郭曉明. 中藥溻漬治療嬰兒濕瘡的臨床觀察[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0(3):26.

[5]張文靜. 優質護理對新生嬰兒濕疹患兒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4):77-78.

[6]呂宇,董雪東,顧軍等.   0.05%地奈德乳膏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嬰兒特應性皮炎560例療效觀察[J]. 皮膚病與性病,2013,35(3):186.

[7]邱勤業,余斌.醫用臭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殺滅作用[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4):929.




首頁   |     過刊目錄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在線投稿    |     錄用查詢    |     醫療資訊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衛生雜志社
《醫藥衛生》雜志是醫學學術期刊,歡迎有能力的個人或單位為我刊組織推薦優秀學術論文稿件
編輯部電話:023-48488799   投稿郵箱: yywszzbjb@163.com   
武漢墨海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