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醫藥衛生雜志編輯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稱:醫藥衛生
主管單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辦單位: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
出版單位:醫藥衛生雜志社

期刊總編:車東林

國內刊號:CN50-9219/R

國際刊號: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聞詳情

探討風險管理在預防圍手術期患者壓瘡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

發表時間:2023-10-14 12:53作者:孫寧波來源:賀蘭縣人民醫院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風險管理在預防圍手術期患者壓瘡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128例手術室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納入時間為2018年09月-2019年08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64例和研究組64例。其中參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管理,研究組在常規手術室管理的基礎上給予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壓瘡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行為能力評分和情感角色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難免性壓瘡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 結論 在預防圍手術期患者壓瘡中應用風險管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壓瘡發生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風險管理;圍手術期;壓瘡;應用效果

圍手術期患者通常具有病情程度較重、手術時間較長、術前所受創傷較大等特點,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在體位壓迫、疼痛、術后帶管多以及特殊體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翻身困難等現象,為壓瘡的發生創造了條件[1]。長期的臨床觀察和研究表明,對圍手術期患者展開有目的性的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壓瘡的發生率,有利于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健康。本次研究主要以圍手術期患者為中心,就風險管理在其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128例手術室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納入時間為2018年09月-2019年08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64例和研究組64例。其中參照組有男33例,女31例,平均年齡為(63.47±6.67)歲;研究組有男32例,女32例,平均年齡為(63.78±6.31)歲。對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其組間差異性未表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常規手術室管理,主要包括對患者皮膚進行定時清潔,指導患者采取適宜的體位,保證床、被褥的清潔衛生等。

1.2.2研究組

該組患者則在常規手術室管理的基礎上給予風險管理,主要內容有:①明確壓瘡風險管理流程:對風險管理的層級和相關流程進行明確,建立以責任護士為主,以區護士長和科護士長負責,以壓瘡管理小組為主要行動單位的分級管理制度;健全以風險識別、評估、制定策略、審核、再次評估、落實、獲取結果以及評價結果的風險管理流程。②建立壓瘡風險評估體制:主要以Waterlow Scale評分表為主對患者的壓瘡情況進行評估,評分表包括患者的年齡、皮膚、運動能力、性別、體形、組織營養狀態、食欲、所用藥物、神經感覺、控便能力等多項內容[2]。③落實壓瘡風險管理方案:對高?;颊哌M行壓瘡風險評估的主要負責人為護士長或者是責任護士,根據評估結果對風險管理方案進行制定。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教育程度,包括普及壓瘡知識與防控方法等;對護理人員本身的水平和素養進行培訓等。④控制壓瘡風險策略:針對于已發生壓瘡的患者,首先由壓瘡小組確定病因,密切關注壓瘡的轉歸情況,由責任護士和護士長制定相關控制策略,實施壓瘡管理等。

1.3觀察指標

通過QOL-BREF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體包括社會功能、行為能力和情感角色三項內容,單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評估兩組患者的壓瘡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發生壓瘡的例數,壓瘡發生率=壓瘡發生例數/總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處理應用SPSS18.0軟件,應用t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卡方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當組間差異性表現為(P<0.05)時,證明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行為能力評分和情感角色評分均高于參照組且組間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n(±s)]


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分)
行為能力(分)
情感角色(分)
研究組
64
66.28±6.13
48.57±3.13
65.24±5.58
參照組
64
59.24±6.58
40.46±3.57
58.24±4.06
t
/
6.263
13.665
8.115
P
/
0.000
0.000
0.000


2.2 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

研究組患者發生壓瘡的例數為2例,壓瘡發生率為3.13%;參照組患者發生壓瘡的例數為10例,壓瘡發生率為15.63%;研究組患者的壓瘡發生率低于參照組且組間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5.885,P=0.015)。

3   討論

壓瘡通常指的是患者局部組織在長期受壓的影響之下出現持續性缺氧、缺血以及營養不良等現象,最終導致組織發生潰爛壞死。壓瘡在臨床上常見的因素有壓力因素、皮膚抵抗力降低以及營養不足等,其中壓力因素主要包括垂直壓力、剪力以及摩擦力等[3]。壓瘡在圍手術期患者中有著極高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極大程度上干擾到了患者的預后效果。

風險管理是通過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有效的量度和充分的評估而展開的一系列應變策略。理想化的風險管理通常表現為一系列具有專業性和次序性的管理過程,對最有可能發生或者是能夠引起較大損失的事件進行優先處理,將發生率較為低下且造成損失相對較小的事件押后處理。將風險管理應用于圍手術期患者壓瘡防控工作之中,從明確壓瘡風險管理流程、建立壓瘡風險評估體制、落實壓瘡風險管理方案、控制壓瘡風險策略等多個方面進行落實,以盡量減少患者壓瘡現象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行為能力評分和情感角色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難免性壓瘡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風險管理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圍手術期患者壓瘡預防和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能夠促進患者健康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預防圍手術期患者壓瘡中應用風險管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壓瘡發生率,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其云, 張繼春.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手術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6):59-60.

[2] 鮑新雁, 黃小影, 陳玉茹. 品管圈活動在重癥患者預防壓瘡中的應用研究[J].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10):1436-1438.

[3] 王英. 老年患者圍手術期風險評估與護理干預[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6, 14(6):116-117.

 



首頁   |     過刊目錄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在線投稿    |     錄用查詢    |     醫療資訊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衛生雜志社
《醫藥衛生》雜志是醫學學術期刊,歡迎有能力的個人或單位為我刊組織推薦優秀學術論文稿件
編輯部電話:023-48488799   投稿郵箱: yywszzbjb@163.com   
武漢墨海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權